Skip to content
Market Insights Workforce insights 《疫情下薪酬結構會有甚麼轉變?僱主又要注意甚麼?》
《疫情下薪酬結構會有甚麼轉變?僱主又要注意甚麼?》

《疫情下薪酬結構會有甚麼轉變?僱主又要注意甚麼?》

2020年踏入尾聲,全球疫情仍未有平息跡象。過去一年,各行各業都因為這場世紀疫症受到嚴重打擊。對打工仔而言,最關心的莫非人工會否因此而「縮水」,甚至飯碗不保。

根據JobsDB《2021年招聘、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平均薪酬調整為0.8%遠遠低於去年的2.7%,更有超過六成(63%)僱主於2021年首季傾向凍結或維持現有人手。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恐怕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更會對企業的薪酬結構造成影響。

薪酬通常由固定薪酬和浮動薪酬兩部分構成。(近年盛行的Startups或TMT行業亦會加入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亦即俗稱的ESOP,作為薪酬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薪酬結構分為三種模式:

  1. 彈性模式:固定薪酬比例低於浮動薪酬。

  2. 穩定模式:固定薪酬比例高於浮動薪酬。

  3. 折中模式:固定薪酬比例與浮動薪酬相約。

假如薪酬比例中固定薪酬過高,好處是員工安全感較強,但缺點是難以激勵員工。反之,浮動薪酬比例過高,雖然可以令員工更搏殺,但同時會感到朝不保夕,容易造成流失。

顧問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指出,一般而言,基層職位,浮動薪酬佔整體薪金5-10%,中層職位佔10-20%,而管理層則佔到30-50%。但在疫情影響下,印度財經網站Moneycontrol.com表示企業將浮動薪金在薪酬結構中的比例提升了10-15%,以節省營運開支。

除了成本的考慮外,疫情下提升浮動薪金比例亦有以下兩個好處:

  1. 更合理的資源分配。因為浮動薪金與業務表現掛勾,所以在這種薪酬設計下,薪金較高的便必然是表現較好的員工,能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更高價值的員工身上

  2. 留住優秀員工。疫情固然令企業經營困難,但假如因為減薪而令到優秀員工流失,這對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對疫情過後的業績復蘇造成長久影響。所以假如浮動薪金能夠對沖部分減薪的衝擊,起碼能讓企業留住一批優秀員工。

除了減薪,讓員工放取無薪假算是芸芸「共渡時艱」的方法中最為溫和的一種,節省成本之餘亦不至於不近人情。但無論採取什麼方法,最重要的仍是僱主與員工之間的坦誠溝通。

管理層有責任向員工表明企業的經營情況,例如講出生意額跌了多少,再維持現時的開支公司最多只能捱多久,令員工知道假如自己企硬不接受僱主的方案,只會拖累公司倒閉,而最終「攬炒」。

疫境下,其實明白事理的員工都知道自己要作出讓步,但要令員工心甘情願,公司的態度便至為關鍵,假如公司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姿勢,又不願與員工溝通,只會令人有無良僱主的感覺,進而引起勞資糾紛。

最後,企業需要注意,修改薪酬結構以及職務內容都屬於勞工法例下「更改僱傭合約條款」的部分,必須遵守《僱傭條例》第VIA部「僱傭保障」的相關規定。

《僱傭條例》訂明,凡出現以下情況便屬於「不合理的更改僱傭合約條款」,包括:

(1)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

(2) 僱主未經僱員同意而更改僱傭 合約條款;

(3) 僱傭合約並沒有明文規定僱主 可以作出該項更改;以及

(4) 僱主並非基於條例規定的正當 理由更改僱傭合約條款

要構成「解僱或更改僱傭合約條款的正當理由」,僱主便要證明是由於:

  • 僱員的行爲

  • 作所需的能力或資格

  • 裁員或其他真正的業務運作需要

  • 法例的規定(即如果僱員繼續在原來的職位工作,或繼續按原有的僱傭合約條款受僱,即屬違法的情況)

  • 其他實質理由

疫情下,不論僱主抑或僱員都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唯有凡事多溝通,才能真正做到共渡時艱。

Subscribe to Market Insights

Get expert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subscribe’ you agree to our SEEK’s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