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arket Insights Workforce insights 本地調查:高壓工作致打工仔請病假 每年造成過億經濟損失 企業宜採6個紓壓方針助解困
本地調查:高壓工作致打工仔請病假 每年造成過億經濟損失 企業宜採6個紓壓方針助解困

本地調查:高壓工作致打工仔請病假 每年造成過億經濟損失 企業宜採6個紓壓方針助解困

疫情之下經濟重挫,僱主要好好經營一間企業實在艱難,僱員同樣承受不少壓力。員工心理壓力的通常源於不了解公司的發展情況,擔憂前景,特別是在在家工作,混淆家庭事務,更與上司同事溝通少、磨擦多。而僱員的心理壓力除了會對自身有影響,還會影響公司的運作,更可能拖垮公司業績。職業安全健康局就委託嶺南大學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員工承受過大壓力會為香港經濟帶來過億的損失! 

因此,企業宜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了解其壓力來源,並制定合適的紓壓方針,例如大型企業,不妨設立僱員支援計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甚至可以提供實際津貼;受成本所限的中小企則可嘗試增強與員工的直接溝通,建立關愛文化。讓大家了解職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可令備受情緒困擾的僱員站起來,更可保住公司的業續,免受損失。  

三大壓力來源  在家工作壓力不容忽視 

1. 不了解公司的發展情況,前景不穩

疫情期間香港的失業率持續高企,四月公布的2022年首季失業率上升至5%,不少大型連鎖店鋪結業,很多以為穩陣的行業也岌岌可危,不論是前線還是後勤員工,同樣擔憂下一個被炒魷魚的會是自己。最重要的是僱主很少與員工分享公司的經營狀況,管理層不會主動談論公司業續,究竟公司捱不捱得住?上司叫我清大假是因為公司要結業嗎?下個月會否減薪?員工長期處於不安的狀態,怕公司裁員,又怕疫下難以求職,對公司的前景和自身前途都感到迷惘,欠缺安全感。 

2. 與上司同事溝通少 磨擦多

不少公司都會安排員工在家工作,線上對話成了僱主與員工溝通的主要模式。以往在辦公室內,大家工作時都會閒聊一下,但現在你打開電腦的對話視窗,通常也只是談論公事,與同事的關係自然愈來愈生疏,有些新入職的員工,甚至連同事的樣貌也未清楚見過。而當有緊急的公務要處理,員工只能透過電話和訊息去溝通,當中訊息的傳遞難免會出錯,工作上的磨擦就更多。日日只在家中機械式地工作,亦無法維繫職場的人際關係,員工難免會感到氣餒。 

3. 在家工作與家庭事務之間的矛盾

以往在辦公室就可以專心工作,但現時打工仔長期居家抗疫,在家工作時就要一心多用,特別是有子女的打工仔,除了要處理公事,還是處理家務、為子女安排網課或者照顧年長的父母,而長時間留在家與家人「困獸鬥」,家庭的衝突亦會增加。公司未必理解或者知道每個員工的家庭狀況,當看到員工工作怠慢就只會責備,而員工在家中承受的一切,也只能有苦自己知。

1

兩大後果  無形壓力帶來有形損失 

1. 對僱員的影響:引發各種情緒問題

種種的壓力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根據香港醫護學會的資料顯示,壓力過大會引發出各類的生理和心理問題。生理方面,會出現頭暈、心悸、肌肉繃緊、失眠等等的狀況;而在心理方面,會讓人感到緊張、焦躁不安、容易感到消極。嚴重起上來更會造成情緒病,例如抑鬱症,患者會持續感到悲傷和自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眼前的困難,前路茫茫,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2. 對企業的影響:經濟上的損失

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趙之琨博士曾分享,當一個人承受過多的壓力,會對公司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例如對工作的投入度和忠誠度會減低、工作質素下降、無法依時完成工作,甚至會曠工或做出不智的行為。 

心理壓力雖然不能量化,但壓力所造成的損失就可以。在2020年,職業安全健康局就委託嶺南大學進行了一項有關「工作壓力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的研究,分析工作壓力對僱員的心理、社會和經濟影響,研究指超過三成受訪者的工作壓力水平處於 「高」或「非常高」的狀態。當面對工作壓力時,員工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最常出現的就是缺勤和勉強上班,而研究人員再量化這兩個反應帶來的經濟損失,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缺勤即是指沒有上班,例如請了事假、病假。研究人員以港人的平均日薪和平均缺勤日數作為基數去計算,每人每年缺勤帶來的經濟損失約$1800至$2800,若以全港僱員數目去計算,則損失達5.5億;勉強上班即是員工雖然會上班,但就不能充分發揮正常的工作水準,當中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每年損失達至13.7億。因為當員工勉強上班,工作效率會降低,亦會時常犯錯,或者隱瞞自己的過失,有些人更會對公司的資源做出破壞性行為以作宣洩,所以勉強上班對企業的影響度比缺勤高出很多。研究中所用的數據已是較為保守的估算值,還有僱員因工作壓力而求醫的醫療開支、僱員選擇辭職或提早退休的補償費等等,統統也未計算在內。 

原來員工的工作壓力與公司、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經濟損失,是這麼環環相扣,若果你認為僱員的心理健康與你無關,那就大錯特錯。各位老闆也是一個生意人,與其問題發生後要付上沉重的代價,不如在問題發生前,試試作出改變,制訂員工工作壓力的應對策略。 

2

應對員工心理壓力的六個紓壓方針 

根據公司的規模,企業所用的策略亦有所不同,以下三項方針適用於規模龐大,員工數目眾多的大型企業: 

設立僱員支援計劃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是一個全球廣泛應用,協助員工解決個人問題和心理輔導的計劃,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心理輔導的熱線,為員工提供24/7的專業輔導和諮詢,而當中的對話內容亦會絕對保密。要知道當一個人遇到情緒問題時,通常都不會想讓身邊的人知道,會較傾向與陌生人分享,所以EAP就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研究結果顯示,員工接受EAP服務後,每月的生產力平均上升了13小時,亦提升了員工對生活和工作的投入感,曠工的情況亦減少了28%。 

舉辦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

坊間有很多機構會與企業合作,為企業舉辦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以往機構會去公司進行面對面的分享,而疫情之下就轉為網上形式。可能你會話員工又怎會主動參與,豈不是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情緒問題?所以僱主可以在辦公時間內進行,讓全體員工都參與,當成工作議程的一部分。這類講座除了可以提高員工對心理壓力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向員工傳達一個訊息:公司重視大家的心理健康,會協助大家解決問題。僱主可以定期舉辦這類型的講座,不要讓心理健康的議題成為大家的禁忌,營造一個較開放和包容的工作環境。 

提供實際津貼

壓力原來可以用錢去解決?不少大型公司都會購買團體的醫療保險,但好多時候有關心理健康的疾病都不是受保的範圍。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將相關的疾病增設到員工的醫保範圍當中,或者讓員工可以報銷部分的醫療費用。即使你不能直接醫治員工的疾病,但當員工有需要去求醫時,公司可以幫忙減低相關的醫療負擔,也算是間接推動員工去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 

以下的三項方針就適用於規模較細,員工數目較少的中小企: 

舉行線上活動

僱主可以為員工舉辦線上團體活動,例如線上瑜伽、線上健身等等,坊間很多興趣班導師都會提供企業包班優惠,所以聘請導師為員工進行線上教學也不算太昂貴。而舉行這類活動的時間也是關鍵,盡量在辦公時間內進行,例如星期五的下午,與員工一起來個Happy Friday,不佔用員工的私人時間,相信大家都會更投入和盡興。僱主可以藉此增加團隊的凝聚力,令員工之間更多互動,壓力少一點,工作效率也會提升。 

建立關愛文化

每日的疫情資訊泛濫,抗疫政策又不斷更改,相信不少打工仔都經常一頭問號。僱主可以在通訊軟件開設一個疫情的關注群組,發送有關疾情的最新消息、確診後的康復資訊等等,表現出疫下對員工的關愛。而各部門的主管亦可以定期在群組作出分享,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發展情況,以作穩定軍心之用,甚至可以留下為員工打氣的字句,建立企業的關愛文化,增加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 

直接溝通

解鈴還須繫鈴人,員工有工作壓力,不如就由「施加」壓力的你去直接解決。若果你貿貿然去問員工:「你不開心嗎?」,員工定會不知所措,所以坊間有不少測試心理質素的問卷去助你一臂之力。例如AURA,一個專業的網上評估,員工只要花15分鐘去填寫問卷,就可了解他的心理狀況,僱主可以藉此打開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壓力來源,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公司規模細,反而可以更容易拉近大家的距離,直接的對話某程度上是最快和最有效。 

想員工努力地為公司打拼,就要正視僱員的壓力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最好的紓壓方法,只有最適合的。僱主應該根據公司的資源限制、工作文化和員工的情況,去為員工設立最合適的方針,要知道員工好,公司自然好。一個成功的管理層,都要做好員工心理的管理呢! 

 圖片:Freepik.com 

Subscribe to Market Insights

Get expert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