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醫生On Call 30+小時,依然工照返,症照睇,只因一個理由⋯⋯
醫療一向是美、日、韓以至本地電視劇的人氣主題,在劇中身穿白袍的醫生角色,通常都被塑造成:為了幫助病人,不辭勞苦,就算要不眠不休地當值,只要能拆解病理謎團,也在所不計。尤其最近新冠肺炎持續,疲於奔命的醫護更讓人看到其工作的偉大性。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on call 36小時是他們很慣常的「指定動作」?jobsDB「引才法則」Laws Of Attraction數據指出,表示對五天工作週安排感到「欣喜」的醫療及藥劑業求職者,較其他行業高出15.6%,由此可見,醫療界的工時的確普遍偏長,工作壓力亦可想而知。那麼,是甚麼令他們仍謹守崗位,對這一行不離不棄?
家庭醫生是「寫醫生紙」機器?
身兼家庭醫學及行政醫學的趙醫生,守在醫療前線工作多年,他表示,由於香港的家庭醫學仍在發展中,所以不會如外國般,病人會先向家庭醫生求診,經過醫生判斷,認為有需要,才轉介不同專科。「在香港,醫療體系和大眾對GP(家庭醫生)的概念很不同,不少人覺得,GP只是應付傷風咳等輕微病症,其他問題就一律由專科醫生處理,於是,來見家庭醫生的人,根本不是求醫,只不過想你替他開張醫生紙,然後去睇專科。」
趙醫生說,家庭醫生的訓練其實相當全面,由心臟科、皮膚科,以至精神科也涵蓋到。「訓練GP的目的,是想他們能成為gatekeeper,當病人有需要時,協助解決最基本的問題,如病情太複雜,才由專科醫生處理。這樣做,能幫到病人之餘,並可減低醫療體系被overuse情況。」只可惜,目前仍有不少人視家庭醫學醫生為「寫醫生紙」機器,實在令人無奈。
既然明知本地醫療體系未能完全銜接家庭醫學概念,為何仍有人選擇做GP,迎難而上?「入讀醫學院的學生,當被問到:『為何想做醫生?』答案一定是:『我想幫人。』而成為一個general doctor,就可以大人細路、老老嫩嫩都幫到,與『想幫人』的基礎理念吻合;如選擇做內科、外科、心臟科或其他專科醫生,則只可幫到有特定需要的人,『想幫人』的闊度,會相對收窄。」趙醫生的GP之路,就是這樣鑿通。
制度僵化,加速公院醫生流失
工時長、壓力大,是大家對醫療工作的印象,jobsDB「引才法則」Laws Of Attraction調查指,過半數的醫療及藥劑業求職者均視有薪公眾假期為「必要」,接近47%的受訪者表示,超時津貼同樣「必要」,這反映出醫療工作者在工時方面,有一定程度壓力。
「一名醫生負責甚麼科、在這一科的崗位,對工時長短也有直接影響,並會導致所謂的壓力情況。」趙醫生:「如負責的是內科,兼且是最繁忙、人手最短缺的老人科、心臟科,on call時間就最密,通常何止36小時。」以他的經歷為例,當年在內科、心臟科實習,他形容「做到死」,但rotate到皮膚科時,因病症相對不那麼急,所以從未試過要輪通宵更。「工作時間很視乎你身處的是甚麼單位,以及這個單位的醫生數目多寡,人手少,on call的頻密度自然高。」
他稱,GP的「辣位」,很多時其實是來自制度未能配合病人。「有些病人的要求,並不關乎醫學問題,例如,他想我們幫忙,取足一年的藥,那就不用每三個月覆診一次,但礙於制度,我們實在愛莫能助。」
他提到,近年不斷出現公立醫院流失醫護人才,「制度」是一大問題。「以我所屬的一科為例,最常聽到的,是醫生想幫病人,卻因制度制肘,無法做到,加上工時又長,因此不如嘗試轉到私營醫院,或自行執業。」趙醫生:「其實,花了那麼長時間讀醫才能成為醫生,大家對這條路都會很committed,不會中途放棄,更何況,這始終是一個幫到人的職業。」
On Call 34小時,是婦產科生態
同樣抱持「幫到人」心態讀醫行醫的婦產科鍾醫生,現於公立及私營醫院聲音兩邊走,所以很清楚政府醫院的醫生之苦。「在公立醫院工作,就算無on call 36小時那麼誇張,也有34個鐘,很多時真是做到個腦function唔到,因為來求診的人實在太多,以致只能就病情,對症下藥,如要兼顧病人在心理上的quality of care,恐怕不是那麼理想了。」
這一兩年,她目睹剛完成醫學專科訓練的畢業生,不少也改投私人市場。「除了因為多勞多得,在私家醫院工作,不會如政府醫院那樣,有大量病人的壓力,也是原因之一。」(*註:JobsDB Laws Of Attraction數據發現,由於業內以年輕人居多,因此除了具競爭力的底薪很重要,有46.5%求職者認為,晉升機會是「必要」,高於總行業平均44%。)
雖然公立醫院的工作量大,鍾醫生卻依然用一半時間留守,因為她覺得,不是每個病人也有足夠經濟能力,向私家醫生求診。「可以將所學的、累積多年的醫學經驗,幫助普羅大眾,是很有意思。」她說:「這說法雖然老掉大牙,但做醫生,除了是一份工,同時間可以幫人,實在一舉兩得。因此,縱使我們很難有work-life balance,BB要出世,就算半夜也要爬起身,幫媽媽分娩,這對於精神和體力來說,都是透支;但無論如何,醫生一定是我的終身職業,因為我們和其他工種不同,在medical school所學的,完全可學以致用,且醫學界不斷有研究進行,亦即表示,我們不斷會有新的學習機會。」
鍾醫生說,每當見到媽媽順利誕下健康的孩子,或者幫到一些不育夫婦,成功懷胎十月,就是最大的工作滿足感。Laws Of Attraction亦發現,對於在前線工作的醫生而言,薪酬固然重要,但他們追求的更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撰文: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