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Insights Employment and salary trends 一次搞懂3大基本「有薪假」,僱主僱員皆大歡喜
一次搞懂3大基本「有薪假」,僱主僱員皆大歡喜

一次搞懂3大基本「有薪假」,僱主僱員皆大歡喜

除了每月發放薪金的日子,打工族期待又期待的,應該是可以放假休息。假期既是僱員根據《僱傭條例》的應有權益,僱主對於法定假期、休息日及年假等有薪假期的相關細節,宜多加注意,否則,可能會因為沒有「依法辦事」而被檢控,尤其當公司人手奇缺,僱主以為可用薪金彌補員工原有的休假,但原來各類假期有不一樣條例要依,以錢代假的做法,分分鐘會令僱主觸犯勞工法例,問責兼受罰。

另外,根據JobsDB的引才法則(Laws of Attraction)發現,不少千禧世代都準備組織自己的小家庭,所以認為公司提供額外有薪產假或親職假是必需的比率高達34%,較整體平均數多近一成。

 

釐清「公眾假期」與「法定假期」

很多人以為,但凡「紅日」公眾假期,就是有薪法定假期(俗稱「勞工假」);其實,根據香港《公眾假期條例》,只有部分僱員(如政府機構、大機構、大企業的員工)才可享每年17日的有薪公眾假期(又稱「銀行假」);而《僱傭條例》所定的12日法定假日,亦即「勞工假」,才是人人有份,每名僱員,永不落空。一覽以下列表,就會對「法定假期」及「公眾假期」的區分,一目了然。

法定假期(即「勞工假」)如下:公眾假期(即「銀行假」)會多了這5天:
1.  1月1日1. 耶穌受難節
2. 農曆年初一2. 耶穌受難節翌日
3. 農曆年初二3. 復活節星期一
4. 農曆年初三4. 佛誕
5. 清明節5. 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即Boxing Day)
6. 勞動節

7. 端午節

8.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9. 中秋節翌日

10. 國慶日

11. 重陽節

12. 冬節或聖誕節(由僱主選擇)

 

僱主不可不知的「法定假期」3大要點

#1 切勿以錢代假:《僱傭條例》規定,但凡為僱主連續服務滿3個月的僱員,就可在法定假期,放有薪假。僱主如不給予員工法定假日,或以任何款項代替法定假日,即屬違法,可被判罰款HK$50,000。若然僱主扣除僱員工資,以抵銷全部或部分法定假日薪酬的話,除會被罰HK$100,000,更可監禁1年。

#2 「法定假日」有彈性:每逢大時大節,如中秋節、聖誕、新年,對於某些行業來說,如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等,如全體員工休假,的確會對公司和生意造成很大影響;僱主其實可以在不觸犯法例情況下,另定放假日期,做法是:

  • 在任何法定假日之前或之後60日內,另定日子(條例上稱之為「另定假日」),代替該法定假日。但僱主必須在該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兩者以較早者為準)不少於48小時之前,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通知僱員,或在工作地點的當眼處,張貼有關通告。

  • 但須留意,「另定假日」是不可以與另一「法定假日」、「另定假日」或「代替假日」重疊。(所謂「代替假日」,是在僱傭雙方協議下,於任何「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之前或之後30日內,另定日子,取代原先的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

#3 如果法定假日撞正休息日:有些僱主誤以為,如法定假日碰巧是員工的休息日(即按照《僱傭條例》,僱員每工作7天,可享最少1天的假期),法定假日將凌駕於休息日之上,僱主只需給予法定假日就可。其實,根據條例,僱主必須於休息日翌日,讓員工補假。

參考例子:

今年冬節為12月22日星期日,如僱主選擇以冬節為法定假日,而某員工的休息日是星期日,適逢冬節,僱主就應讓員工於翌日(即12月23日)補假。

*註:補假日子必須定於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

 

僱員休息日FAQ

Q1公司近期流失人手,身為僱主,可要求員工共渡時艱,連續上班而暫時不在休息日休假嗎?

A1按照《僱傭條例》,但凡以連續性合約受聘用的僱員,僱主必定要讓員工每工作7日,享有不少於1天的假期;在休息日當天,僱員是有權在24小時不工作。

不過,在員工同意下,僱主是可另定休息日,代替原來的指定休假。如要另定休息日,日子必須安排在原定休息日後的30天之內,此外,僱主並必須在原定休息日後的48小時內,通知僱員另定休息日的日期。

僱主如無合理辯解而不給予僱員休息日,或強迫僱員在休息日工作,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HK$50,000。

Q2據聞,僱主是可以對僱員的休息日不支薪,可有其事?

A2休息日屬「有薪」或「無薪」,可由僱主和僱員雙方協商決定。但有一點須注意,假使僱主在僱傭合約內列出條件,規定僱員必須在休息日工作,才可獲發每年花紅或年終酬金,則屬無效。

 

有薪年假 小通識

Q1僱員的有薪年假日數,是否有法定「最低消費」,僱主需要依循?

A1根據《僱傭條例》,僱員只要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12個月,便可享有薪年假。而有薪年假的基本日數,是按僱員受僱年資,由第1年7天遞增至第9年的14天,但亦有公司會給予員工更多有薪年假;至於條例規定的最低日數要求,可參考以下列表:

受僱年資僱員最少可享有薪年假日數
1年7
2年7
3年8
4年9
5年10
6年11
7年12
8年13
9年或以上14

雖然條例說明,年假須在一段不間斷的時間去放,但如僱員要求,而年假日數又不超過10天的話,僱主是可讓僱員將不多於3天的假期分開放;如果年假日數超過10天,只要其中7天是連續放,餘下的就可由僱員隨意安排。

放假規矩雖有白紙黑字列明,但大多數公司仍是容許僱員彈性安排自己的有薪年假。而有一點僱主是不能越雷池半步,就是不可不讓僱員放年假,否則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HK$50,000。

Q2僱主是否不需要向兼職員工,提供有薪年假?

A2根據俗稱「4.18條例」的《連續性僱傭合約》,僱員只要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就有權享有有薪假期、法定假日及休息日,所以,但凡符合上述條件的員工,即使是兼職或臨時工,同樣受到如長工的保障。

Q3公司有員工離職,接任人未能及時履新,如僱主想這名離職員工不扣假提早走,而將餘下有薪年假,以工資作交換,會否抵觸僱傭條例?

A3根據法例,僱主是不得支付工資,代替年假,即所謂「買假」;但如僱員同意,是可選擇接受僱主支付款項,代替部分年假,而這「部分」只限於超過10天的年假部分。

 

資料來源:勞工處、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文章內容只作為參考,有關資料的準確性以政府頒布的條例為準。

Subscribe to Market Insights

Get expert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